公众号

    扫码关注猎星笔记

    猎星笔记公众号
    注册登陆

一位入行30年成功投资人的自我修养

2020年07月10日

来源:券商中国

作者:洪岩

摘要:自2016年年中以来,A股核心资产类股票大涨,但能够完整享受这波上涨的投资者却不多见。万利富达董事长胡伟涛则搭上了这波核心资产上涨行情的快速列车,因为他早在十年之前就开始重仓核心资产类个股。自1989年买入首只股票算起,胡伟涛已有30年投资经验,特别是最近十多年,他一直是知行合一的坚定价值投资者。以下就是这位入行30年资深投资人的心得。

(一)绝大部分时间里的满仓原则

既然股票是长期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,我们就应该把更多的资金,尽量长的时间放在股市里。在股市低迷的时候,很多投资人期望通过持有现金、黄金或者债券来回避股市波动,这是不理性的,并且很可能会「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」。

无论欧美也好,日本也好,还是中国市场,股市都是长期回报最好的一类资产。既然想明白了,问题就简单了,不会因为判断短期市场不好,自作聪明,进进出出,因为现金明摆着是收益率最低的一类资产。除非整个市场系统风险很高,以及潜在的收益率很低了,估值也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,我们才会考虑仓位控制。

自2008年之后我们一直保持满仓状态。原因很简单,这十年A股都处于熊市中,系统估值自然不高,比较容易找到物有所值,甚至物超所值的品种。

美国沃顿商学院杰米·西格尔教授所统计的1802年至2012年美国市场的数据也显示:在210年间,一个充分分散的股票投资组合的年均真实收益率是6.6%,长期政府债券的年均真实收益率为3.6%,短期债券的年均收益率为2.7%。黄金的年均收益率只有0.7%,美元的购买力则年均下降1.4%!

我不会过分关注:图表怎么样了,宏观事件又怎样了。我们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地去寻找好的标的、好的公司,当优质公司的估值处在合理范畴,我们就会考虑买入。

(二)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率

对期望收益率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。A股市场中,很多投资者对于一年赚不到50%的品种是没有兴趣的,结果只能去博了,但这种投资的确定性就不高。

其实如何设立合理预期也可以看作是对自己如何定位,期望很高收益的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,而我总把自己定位成市场中最不聪明、运气最差的一类人。所以我要求不高,年化有10%~15%的收益率就非常满意了,关键是要赚最稳妥、最有把握的钱。

贝索斯曾问过巴菲特:「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,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,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。」巴菲特回答说:「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」。

巴菲特所说的「慢」,到底该如何来衡量,A股众多长期价值投资者已经身体力行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。

(三)两大标准遴选公司

我们2007年的时候,持有十年以上的标的占半仓,在港股持有维他奶,在A股持有贵州茅台,持有期均在十年以上。这两个公司均是教科书般的巴氏投资标的,符合好股票的标准。

一个公司的股价长期来讲是称重器,短期是所谓的投票机。称重器按什么来称,与内在价值有关。内在价值是整个生命周期里自由现金流的贴现,这是标准答案。但要去算还是很难的,因为不能精准地知道这个公司生命周期是一百年还是五十年,每年自由现金流也很难精准测算。

尽管如此,这个概念对于投资者来说依然非常重要。那就是,希望所投资的公司是长命的公司,生命力强的公司比生命力弱的公司一定更有价值;自由现金流多的公司比自由现金流少的公司更有投资价值,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低投入高产出类公司更有价值。

我买维他奶的时候,这家公司已经有超过70年的历史,现在它已经有超过80年的历史。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,具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史,业务简单易懂。

维他奶的现金流极其充沛,大概五六年前,它的分红率几乎百分之百。除了百分之六十的法定分红,还经常派百分之四十的特别息。这五六年以来因为要发展大陆市场,需要建新产能,特别息不派了,但还是保持着百分之六十的法定分红。它的现金流太好了,在没有增加负债的情况下,就把新产能建起来,支撑起大半个中国市场。

我买维他奶的时候,维他奶在香港及海外的销售占比是百分之八十,今天大陆市场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百分之六十了。巴菲特买可口可乐,是在可口可乐涨过百倍才开始买的,因为可口可乐正从一个美国公司变成世界公司。维他奶则是将市场从香港扩展到大陆。十年了,这个逻辑一直在持续。

贵州茅台上市之后仅首发募资22亿元钱,此后没有再募集过,但分红已是其上市融资额的44倍,这几年贵州茅台扩产能从三万多吨到五万多吨,保证了未来十年的增长,但所投入的资金规模也不过是其一年的利润,未来十年贵州茅台都不用太多资本开支。

我们投资组合中,持有十年以上的标的,现在成本早已极低,靠的就是自由现金流多和长命两条。

(四)老朋友好过新朋友

投资最终是机会成本的问题,一定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,找到既确定又回报高的投资标的。

在选择投资标的时,我们会考虑4个M:

第一个就是meaning,就是这个公司对你有没有意义。包括两个层面,第一,你能不能理解;第二,即使你能理解,你对这种生意有没有兴趣。

第二个M就是moat,所谓的护城河,按我们俗语说的,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。

第三个M其实就是marginofsafety(安全边际),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太贵,在价格上、估值上有一些安全垫。

第四个M也就是management,包括人、管理、公司文化等等。

市场上很多人对可能性看得很重,对于有可能快速翻倍,或者未来可能涨五倍的标的,就很有兴趣,但是这其中,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其确定性究竟如何。

如果确定性很高,让自己很踏实,回报又能满足你的回报率要求,就是好的投资标的。但如果有一样东西,你感觉不踏实,再好的东西你也挣不到这个钱。

在老的标的和新的标的之间,如果新的标的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的话,老朋友好过新的。毕竟了解和知根知底,不要随便为了交新朋友,抛弃老朋友。我们组合里的标的都是经过长期紧密跟踪的,一旦有什么风险能比较容易察觉。对于新的标的,投资人的资讯不一定很全,理解也不一定深入,那么,就有可能会踩雷。

有人说「不要跟股票谈恋爱」。但我的想法是,如果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,为什么不能白头到老?如果不想深入研究,了解不深的话,当然要小心。真正做投资,需要很透彻的研究,这样才能对未来看得比较清楚。

俗话说「会买的是徒弟,会卖的是师傅,会止损的是师爷,」我很早就给这句股谚再加了一句,「买了可以永远不卖的是祖师爷。」

如果有好公司我更希望能拿一辈子,我会紧密跟踪持有标的,但有两个前提:好公司、好价格。

(五)好比贵还重要

业绩和估值是投资的两个重要方面,很多好的股票同时估值也很高,如何处理好与贵的关系,也曾经困扰过我。

我在很多年前一直想买入恒瑞医药,但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中,都没有机会买入,因为恒瑞医药低迷时也有三十多倍的估值,市场火爆时可以达到七十多倍估值。

但这几年想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,好比贵更重要。当想明白了好比贵更重要时,就没有再错过海天味业——海天味业刚一上市,我们就毫不犹豫地买入了。

对于少数特别优质的企业,如果我们看得足够远,就不贵了。贵与不贵,过去我一般是看五年,现在往十年看,甚至再看远点,努力提高自己对公司研究理解的穿透力。

贵还是便宜,与投资人的眼光和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往往很多人认为贵的不一定真的贵,认为便宜的不见得一定便宜。有些时候,我们认为贵的,可能是因为能力看不到那么远,也可能是因为期望收益率太高了。

回到目前的A股市场,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的估值来看,A股的估值都处于有吸引力的位置。从相对的角度看,沪深300的估值中位以前经常三四十倍,现在十二三倍,美国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目前是二十三四倍。

再从无风险利率来看,十年期国债是百分之三点多,倒数看三十倍左右估值是合理的,股市的风险性高于国债,打个六折也是十八倍多。所以,从绝对估值的角度看,A股也不贵。

现在市场监管比较严格,很多股票的涨跌不脱离基本面,快一点,慢一点,都是围绕基本面,这是可持续的,市场越来越规范,外资、养老、社保和保险这种重视基本面投资的机构越来越占主导,慢牛概率越来越大。

横比竖比,都便宜了,从无风险利率来看,回报也很有吸引力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让我轻仓,我做不到。很多外国的股票,为什么可以涨十年二十年。未来我们A股中的好股票也可能会复制这种30度角的向上走势。

(六)黑天鹅来临时,一定要知道是危还是机

黑天鹅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重大收益机会。这也符合巴菲特说的:当天上下金子的时候,你应该用桶来接,而不是用针尖来接。

2012年和2013年,贵州茅台先后遭遇了塑化剂和限制「三公」消费等事件的打击,股价从最高260元一路跌至120元(注:不复权的股价)。我们在贵州茅台跌到180元就开始分批抄底。

一定要对自己所持有的投资标的有比别人更深入的理解,危机来的时候你才能知道真正是危还是机。

当黑天鹅光顾贵州茅台、伊利股份和双汇发展时,我们因为很早就跟踪过它们,相对了解一些,所以我觉得危中更多是机,都是选择了在危机来的时候加仓。茅台的持仓一度超过产品总仓位的三成。

我们从180元开始买,到股价见底经历过大半年时间,跌到118元之后还反复震荡,不是一下子就升起来了,在这样的过程中,抗压能力要很强。

(七)止损,仅停留在术的层面

当大波动来临时,要不要先止损?这在投资者当中有着重大的分歧,比如2018年一波20%多的波动,已经吓跑许多号称长线的资金。

巴菲特曾经说过,第一不能亏损,第二不能亏损,第三是记住前两条。但巴菲特同时又说,如果不能经受住50%的波动,就不应该投资股市。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风险与波动之间的关系,波动是风险吗,要不要止损?

其实波动不是风险。风险有两种,一种是本金的永久损失的风险,一种是回报不足的风险。

本金永久损失是真的亏了,真亏可能是因为自己选择的投资标的有问题,或者采用了杠杆。就好比坐飞机时碰到气流颠簸不是风险,掉下来是风险,永远去不了目的地才是风险。

有些波动是没法止损的,比如在2001年「9﹒11」发生时和2003年遭遇非典时,很多港股都是一个礼拜内不见了百分之五十。所以很多人所说的止损,是止不了的。但半年后这些个股就再创新高了。

承受一定的波动是投资股市必然的心理准备,这个本身就是股市的特性,股市不是固收,股市的特点是波动,如果一点波动都承受不了,不适合做投资。

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美国次贷危机时,我们也有波动,但后来又怎么样了呢?当你满仓经历过这些之后,最终站起来,总的收益依然是非常好。

只要所投资的股票基本面扎实,且在合理估值范畴内,最终的结果是不会差到那里去。可以想象下,本来合理价格是1元的好股票,现在到了8毛,你应该在8毛止损卖掉还是买入更多?值1元的东西到了8毛是物超所值,要让我卖掉这个东西是没有道理。

止损是术的层面打转,但真正优秀的投资者更应该专注道的层面。道的层面包括对公司精挑细选,精益求精、构建更稳健的投资组合,用闲钱买股票等等。好多投资者把杠杆放得极大,乱买投资标的,想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止损,这是止不住的。

趋势投资者的止损和价值投资者的止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对价值投资者来说,更需要考虑的是风险控制。风险控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比如挑选好的公司,比如不懂不做,坚守能力圈,这些比单纯的「止损不止损」更为重要。

2015年的大起大落,2016年的熔断,2018年的大波动中,我们都是重仓满仓但收益也不错。

(八)不担心抱团也不担心市场太冷

价值投资玩的是共赢游戏,共赢的游戏不应该有对手盘,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回归投资最根本的东西:公司的质地和它的估值。

如果公司的质地和估值都没有问题,管你谁进,管你谁出,管你谁做空,这些都不重要。至于抱团,抱就抱了,最聪明的人和最聪明的资金抱在一起,那又怎么样?关键是抱得有理,如果抱得没理的话,哪怕人再多,就算抱的再紧,也会继续冷下去。

我从来不担心机构抱团,也不担心流动性稀少,唯一关注的是能否找到好企业,能否用好的价格去拥有它。

只要能找到好企业,价格有吸引力,我不管谁买,也不会考虑年尾、落袋等扰动事项,这些我不关心,尽管有人会担心波动,担心交易拥挤,担心他人的不理性会带来伤害,但即使出现这种情况,我也不会过分忧虑。

2009年,我在港股买同仁堂的时候,当时流动性也不好,甚至有时一个礼拜的成交量都是我买的。但真正的好公司,我是打算做它股东的,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愿意长期持有它的。

(九)要舍得不属于自己的机会

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之后,我认准的东西,一般的人很难改变我的看法,所以,一般的诱惑很难诱把我带到岔路上。市场上,有些人很在乎别人的看法,其实这还是认知的问题。

当有人征询我对某只股票的意见时,我其实想说的是,如果你心中没有数,就不该做。投资人应该照镜子,如果自己给不了答案的话,就不做,我就认这些道理。

很多投资人经常越界,就是容易被诱惑,舍不得那些不属于你的机会,这也包含很多舍得哲学,本来不属于你的投资机会,你不应该也想去拥有。每个人能力有限,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投资机会。

投资人要少受伤害,就要有自知之明,要守拙,聪明人喜欢挑战高难度,能跳3米,他非要挑战七米,这就容易出错。

我相信便宜的好东西一定会上涨,相信再黑的夜也有亮的时候,投资上升到信仰才能坚守。经历过股市至暗时刻——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,这点也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。

免责声明: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。

若有收获,就赏个赞吧

0人赞

猎星投研

307 帖子8 粉丝15 关注
关注
2020年07月10日63次阅读
收藏

一位入行30年成功投资人的自我修养

2020年07月10日

来源:券商中国

作者:洪岩

摘要:自2016年年中以来,A股核心资产类股票大涨,但能够完整享受这波上涨的投资者却不多见。万利富达董事长胡伟涛则搭上了这波核心资产上涨行情的快速列车,因为他早在十年之前就开始重仓核心资产类个股。自1989年买入首只股票算起,胡伟涛已有30年投资经验,特别是最近十多年,他一直是知行合一的坚定价值投资者。以下就是这位入行30年资深投资人的心得。

(一)绝大部分时间里的满仓原则

既然股票是长期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,我们就应该把更多的资金,尽量长的时间放在股市里。在股市低迷的时候,很多投资人期望通过持有现金、黄金或者债券来回避股市波动,这是不理性的,并且很可能会「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」。

无论欧美也好,日本也好,还是中国市场,股市都是长期回报最好的一类资产。既然想明白了,问题就简单了,不会因为判断短期市场不好,自作聪明,进进出出,因为现金明摆着是收益率最低的一类资产。除非整个市场系统风险很高,以及潜在的收益率很低了,估值也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,我们才会考虑仓位控制。

自2008年之后我们一直保持满仓状态。原因很简单,这十年A股都处于熊市中,系统估值自然不高,比较容易找到物有所值,甚至物超所值的品种。

美国沃顿商学院杰米·西格尔教授所统计的1802年至2012年美国市场的数据也显示:在210年间,一个充分分散的股票投资组合的年均真实收益率是6.6%,长期政府债券的年均真实收益率为3.6%,短期债券的年均收益率为2.7%。黄金的年均收益率只有0.7%,美元的购买力则年均下降1.4%!

我不会过分关注:图表怎么样了,宏观事件又怎样了。我们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地去寻找好的标的、好的公司,当优质公司的估值处在合理范畴,我们就会考虑买入。

(二)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率

对期望收益率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。A股市场中,很多投资者对于一年赚不到50%的品种是没有兴趣的,结果只能去博了,但这种投资的确定性就不高。

其实如何设立合理预期也可以看作是对自己如何定位,期望很高收益的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,而我总把自己定位成市场中最不聪明、运气最差的一类人。所以我要求不高,年化有10%~15%的收益率就非常满意了,关键是要赚最稳妥、最有把握的钱。

贝索斯曾问过巴菲特:「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,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,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。」巴菲特回答说:「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」。

巴菲特所说的「慢」,到底该如何来衡量,A股众多长期价值投资者已经身体力行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。

(三)两大标准遴选公司

我们2007年的时候,持有十年以上的标的占半仓,在港股持有维他奶,在A股持有贵州茅台,持有期均在十年以上。这两个公司均是教科书般的巴氏投资标的,符合好股票的标准。

一个公司的股价长期来讲是称重器,短期是所谓的投票机。称重器按什么来称,与内在价值有关。内在价值是整个生命周期里自由现金流的贴现,这是标准答案。但要去算还是很难的,因为不能精准地知道这个公司生命周期是一百年还是五十年,每年自由现金流也很难精准测算。

尽管如此,这个概念对于投资者来说依然非常重要。那就是,希望所投资的公司是长命的公司,生命力强的公司比生命力弱的公司一定更有价值;自由现金流多的公司比自由现金流少的公司更有投资价值,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低投入高产出类公司更有价值。

我买维他奶的时候,这家公司已经有超过70年的历史,现在它已经有超过80年的历史。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,具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史,业务简单易懂。

维他奶的现金流极其充沛,大概五六年前,它的分红率几乎百分之百。除了百分之六十的法定分红,还经常派百分之四十的特别息。这五六年以来因为要发展大陆市场,需要建新产能,特别息不派了,但还是保持着百分之六十的法定分红。它的现金流太好了,在没有增加负债的情况下,就把新产能建起来,支撑起大半个中国市场。

我买维他奶的时候,维他奶在香港及海外的销售占比是百分之八十,今天大陆市场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百分之六十了。巴菲特买可口可乐,是在可口可乐涨过百倍才开始买的,因为可口可乐正从一个美国公司变成世界公司。维他奶则是将市场从香港扩展到大陆。十年了,这个逻辑一直在持续。

贵州茅台上市之后仅首发募资22亿元钱,此后没有再募集过,但分红已是其上市融资额的44倍,这几年贵州茅台扩产能从三万多吨到五万多吨,保证了未来十年的增长,但所投入的资金规模也不过是其一年的利润,未来十年贵州茅台都不用太多资本开支。

我们投资组合中,持有十年以上的标的,现在成本早已极低,靠的就是自由现金流多和长命两条。

(四)老朋友好过新朋友

投资最终是机会成本的问题,一定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,找到既确定又回报高的投资标的。

在选择投资标的时,我们会考虑4个M:

第一个就是meaning,就是这个公司对你有没有意义。包括两个层面,第一,你能不能理解;第二,即使你能理解,你对这种生意有没有兴趣。

第二个M就是moat,所谓的护城河,按我们俗语说的,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。

第三个M其实就是marginofsafety(安全边际),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太贵,在价格上、估值上有一些安全垫。

第四个M也就是management,包括人、管理、公司文化等等。

市场上很多人对可能性看得很重,对于有可能快速翻倍,或者未来可能涨五倍的标的,就很有兴趣,但是这其中,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其确定性究竟如何。

如果确定性很高,让自己很踏实,回报又能满足你的回报率要求,就是好的投资标的。但如果有一样东西,你感觉不踏实,再好的东西你也挣不到这个钱。

在老的标的和新的标的之间,如果新的标的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的话,老朋友好过新的。毕竟了解和知根知底,不要随便为了交新朋友,抛弃老朋友。我们组合里的标的都是经过长期紧密跟踪的,一旦有什么风险能比较容易察觉。对于新的标的,投资人的资讯不一定很全,理解也不一定深入,那么,就有可能会踩雷。

有人说「不要跟股票谈恋爱」。但我的想法是,如果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,为什么不能白头到老?如果不想深入研究,了解不深的话,当然要小心。真正做投资,需要很透彻的研究,这样才能对未来看得比较清楚。

俗话说「会买的是徒弟,会卖的是师傅,会止损的是师爷,」我很早就给这句股谚再加了一句,「买了可以永远不卖的是祖师爷。」

如果有好公司我更希望能拿一辈子,我会紧密跟踪持有标的,但有两个前提:好公司、好价格。

(五)好比贵还重要

业绩和估值是投资的两个重要方面,很多好的股票同时估值也很高,如何处理好与贵的关系,也曾经困扰过我。

我在很多年前一直想买入恒瑞医药,但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中,都没有机会买入,因为恒瑞医药低迷时也有三十多倍的估值,市场火爆时可以达到七十多倍估值。

但这几年想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,好比贵更重要。当想明白了好比贵更重要时,就没有再错过海天味业——海天味业刚一上市,我们就毫不犹豫地买入了。

对于少数特别优质的企业,如果我们看得足够远,就不贵了。贵与不贵,过去我一般是看五年,现在往十年看,甚至再看远点,努力提高自己对公司研究理解的穿透力。

贵还是便宜,与投资人的眼光和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往往很多人认为贵的不一定真的贵,认为便宜的不见得一定便宜。有些时候,我们认为贵的,可能是因为能力看不到那么远,也可能是因为期望收益率太高了。

回到目前的A股市场,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的估值来看,A股的估值都处于有吸引力的位置。从相对的角度看,沪深300的估值中位以前经常三四十倍,现在十二三倍,美国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目前是二十三四倍。

再从无风险利率来看,十年期国债是百分之三点多,倒数看三十倍左右估值是合理的,股市的风险性高于国债,打个六折也是十八倍多。所以,从绝对估值的角度看,A股也不贵。

现在市场监管比较严格,很多股票的涨跌不脱离基本面,快一点,慢一点,都是围绕基本面,这是可持续的,市场越来越规范,外资、养老、社保和保险这种重视基本面投资的机构越来越占主导,慢牛概率越来越大。

横比竖比,都便宜了,从无风险利率来看,回报也很有吸引力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让我轻仓,我做不到。很多外国的股票,为什么可以涨十年二十年。未来我们A股中的好股票也可能会复制这种30度角的向上走势。

(六)黑天鹅来临时,一定要知道是危还是机

黑天鹅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重大收益机会。这也符合巴菲特说的:当天上下金子的时候,你应该用桶来接,而不是用针尖来接。

2012年和2013年,贵州茅台先后遭遇了塑化剂和限制「三公」消费等事件的打击,股价从最高260元一路跌至120元(注:不复权的股价)。我们在贵州茅台跌到180元就开始分批抄底。

一定要对自己所持有的投资标的有比别人更深入的理解,危机来的时候你才能知道真正是危还是机。

当黑天鹅光顾贵州茅台、伊利股份和双汇发展时,我们因为很早就跟踪过它们,相对了解一些,所以我觉得危中更多是机,都是选择了在危机来的时候加仓。茅台的持仓一度超过产品总仓位的三成。

我们从180元开始买,到股价见底经历过大半年时间,跌到118元之后还反复震荡,不是一下子就升起来了,在这样的过程中,抗压能力要很强。

(七)止损,仅停留在术的层面

当大波动来临时,要不要先止损?这在投资者当中有着重大的分歧,比如2018年一波20%多的波动,已经吓跑许多号称长线的资金。

巴菲特曾经说过,第一不能亏损,第二不能亏损,第三是记住前两条。但巴菲特同时又说,如果不能经受住50%的波动,就不应该投资股市。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风险与波动之间的关系,波动是风险吗,要不要止损?

其实波动不是风险。风险有两种,一种是本金的永久损失的风险,一种是回报不足的风险。

本金永久损失是真的亏了,真亏可能是因为自己选择的投资标的有问题,或者采用了杠杆。就好比坐飞机时碰到气流颠簸不是风险,掉下来是风险,永远去不了目的地才是风险。

有些波动是没法止损的,比如在2001年「9﹒11」发生时和2003年遭遇非典时,很多港股都是一个礼拜内不见了百分之五十。所以很多人所说的止损,是止不了的。但半年后这些个股就再创新高了。

承受一定的波动是投资股市必然的心理准备,这个本身就是股市的特性,股市不是固收,股市的特点是波动,如果一点波动都承受不了,不适合做投资。

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美国次贷危机时,我们也有波动,但后来又怎么样了呢?当你满仓经历过这些之后,最终站起来,总的收益依然是非常好。

只要所投资的股票基本面扎实,且在合理估值范畴内,最终的结果是不会差到那里去。可以想象下,本来合理价格是1元的好股票,现在到了8毛,你应该在8毛止损卖掉还是买入更多?值1元的东西到了8毛是物超所值,要让我卖掉这个东西是没有道理。

止损是术的层面打转,但真正优秀的投资者更应该专注道的层面。道的层面包括对公司精挑细选,精益求精、构建更稳健的投资组合,用闲钱买股票等等。好多投资者把杠杆放得极大,乱买投资标的,想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止损,这是止不住的。

趋势投资者的止损和价值投资者的止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对价值投资者来说,更需要考虑的是风险控制。风险控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比如挑选好的公司,比如不懂不做,坚守能力圈,这些比单纯的「止损不止损」更为重要。

2015年的大起大落,2016年的熔断,2018年的大波动中,我们都是重仓满仓但收益也不错。

(八)不担心抱团也不担心市场太冷

价值投资玩的是共赢游戏,共赢的游戏不应该有对手盘,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回归投资最根本的东西:公司的质地和它的估值。

如果公司的质地和估值都没有问题,管你谁进,管你谁出,管你谁做空,这些都不重要。至于抱团,抱就抱了,最聪明的人和最聪明的资金抱在一起,那又怎么样?关键是抱得有理,如果抱得没理的话,哪怕人再多,就算抱的再紧,也会继续冷下去。

我从来不担心机构抱团,也不担心流动性稀少,唯一关注的是能否找到好企业,能否用好的价格去拥有它。

只要能找到好企业,价格有吸引力,我不管谁买,也不会考虑年尾、落袋等扰动事项,这些我不关心,尽管有人会担心波动,担心交易拥挤,担心他人的不理性会带来伤害,但即使出现这种情况,我也不会过分忧虑。

2009年,我在港股买同仁堂的时候,当时流动性也不好,甚至有时一个礼拜的成交量都是我买的。但真正的好公司,我是打算做它股东的,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愿意长期持有它的。

(九)要舍得不属于自己的机会

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之后,我认准的东西,一般的人很难改变我的看法,所以,一般的诱惑很难诱把我带到岔路上。市场上,有些人很在乎别人的看法,其实这还是认知的问题。

当有人征询我对某只股票的意见时,我其实想说的是,如果你心中没有数,就不该做。投资人应该照镜子,如果自己给不了答案的话,就不做,我就认这些道理。

很多投资人经常越界,就是容易被诱惑,舍不得那些不属于你的机会,这也包含很多舍得哲学,本来不属于你的投资机会,你不应该也想去拥有。每个人能力有限,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投资机会。

投资人要少受伤害,就要有自知之明,要守拙,聪明人喜欢挑战高难度,能跳3米,他非要挑战七米,这就容易出错。

我相信便宜的好东西一定会上涨,相信再黑的夜也有亮的时候,投资上升到信仰才能坚守。经历过股市至暗时刻——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,这点也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。

免责声明: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。

若有收获,就赏个赞吧

0人赞

相关评论暂无评论

No data
猎星投研
专业收获认同。
307
帖子
15
关注
8
粉丝
关注
私信
扫码关注猎星笔记
  • 宏观分析
  • 洞察行业
  • 复盘笔记
  • 干货分享
关注猎星笔记(ID:liexing_com),和10000+美港股职业投资者一起成长!